
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(北京)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的支持下,经过2-3年全国蜂王浆质量的摸底排查,并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,初步得出结论如下:
1、“蜂王浆是雌激素含量很高的补品” 该结论不符合实际分析结果。
2015年和2016年,依据各省产浆期分别在各地实施采样,采样地区遍布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陕西、四川、青海六个蜂王浆主产区,覆盖我国70%以上王浆主产区,分别采集237批次样品和81批次样品。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蜂王浆中激素含量,结果显示雌激素(雌三醇、雌二醇雌和雌酮)检出率为16.4%。雌激素虽有检出但含量较低,雌激素各组分浓度低于0.5 μg/kg的样品占总样品数量的12.3 %;0.5 μg/kg~1.0 μg/kg占总样品的2.2%;大于1.0 μg/kg仅有6批次,占总样品的1.9 %;其中85.5%的样品中雌激素含量低于《GB/T 21981-2008 动物源食品中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-质谱/质谱法》标准中测定低限。雌三醇检出率仅为0.84%,含量均低于国标测定低限(1.0 μg/kg);α-雌二醇检出率为0.84%,含量均小于0.5μg/kg(国标测定低限为1.0 μg/kg);含有β-雌二醇的样品中仅有4批次残留量超过国标测定低限1 μg/kg,占1.3%;5批次残留量在0.5 μg/kg~1 μg/kg范围内,占1.6%;40批次残留量低于0.5 μg/kg,占12.5%;雌酮检出率为1.5%,2个样品(0.6%)含量低于1.0 μg/kg,3个样品(0.9%)含量高于1.0 μg/kg。综合以上分析结果,可以看出,含有雌激素的蜂王浆样品仅占总数的16.4%,阳性样品中88.5%的蜂王浆中雌激素含量不超过1.0 μg/kg。
据文献报道,2000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对动物性保健食品性激素含量开展调查。结果发现牛肉、猪肉、羊肉、鸡肉、鸡蛋、牛奶等7类17件样品中五种性激素均有检出。牛、羊肉雌二醇含量为0.038~1.67 mg/kg(38~1670 μg/kg);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科学院分析12个生鲜牛乳样品进行分析,其中一个生鲜牛乳样品检测出含有雌酮,含量是0.045mg/kg(45μg/kg);德国汉堡大学研究显示鸡蛋中孕酮含量为12.5-43.6μg/kg, 17β-雌二醇含量为<0.03-0.22μg/kg, 雌酮含量为<0.03-0.89μg/kg。根据以上检测结果证实,与日常消费食品肉类、奶类和蛋类中雌激素含量相比,与蜂王浆中雌激素含量并不高。所以说蜂王浆是雌激素含量很高的补品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2、食用蜂王浆中雌激素风险高吗?
目前世界卫生组织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WHO)和美国环保署(U.S.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,U.S.EPA)都没有给出雌激素类物质的致癌强度系数,对食品中雌酮、雌二醇、雌三醇含量也均无确定限量。1999年,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(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, CAC)对17β-雌二醇(E2)进行了评估,认为其每日允许摄入量(Acceptable daily intake, ADI)为5×10-5mg?(kg?d)-1,以雌二醇含量为1.0 μg/kg为例,如要达到雌二醇ADI,一个成年人(60 kg)每天需食用蜂王浆(M):5×10-5 mg?(kg?d)-1×60 kg×1 day=1.0 μg/kg×M,M=3kg,从而得出每人每天要服用3公斤的蜂王浆才能达到雌二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,而实际上蜂王浆每日推荐剂量仅为10-15克,远低于要达到雌二醇每日允许摄入量的蜂王浆食用量。
正如网络上一句流行语所说:“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”,以一个成年人正常每日使用剂量来说,食用蜂王浆激素样作用风险远低于其他日常消费同类食品。所以某些人士宣扬的“蜂王浆是雌激素含量很高的补品,具有致癌作用”是不科学的,站不住脚的。
联系我们: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
吴老师 138-1126-3153(微信同号)
宋老师 152-1078-2736(微信同号)
卓老师 152-0107-3223(微信同号)
论文投稿邮箱:120@39fengliao.com
网址: www.39fengliao.com www.39fengliao.org


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,面向蜂疗专家、蜂疗医院、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,提供传统中医学、针灸学、蜜蜂学、蜂疗学研究、技术、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。肩负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”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