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她其实顾不上害怕。她睡觉的长椅对面,是CCU,也就是心脏重症监护室的防盗门,里面不到10米,她的先生正躺在病床上,24小时监护。
他只有35岁。
我问她,你为什么不去旁边的招待所住?
她说,这里离孩子他爸近,我随时能看见他,照顾他。

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。因为,如果他们俩稍稍知道一点心梗和心绞痛的常识,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。
我之所以把这个病例写下来,就是想提醒所有人,一定要认识并且识别心梗之前的心绞痛,心梗正在发生的心绞痛。因为时间就是心肌,心肌就是生命。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恢复越好。


实际上,这是心绞痛的第一个表现,胸骨后疼痛。
第二天6月25日周二,胸骨疼痛加剧。上班路上,他开车上高速之后,左胳膊突然开始疼痛,伴有胸闷,方向盘都握不住,赶紧出辅路,休息了40分钟才缓解。

然而,小孙毫不知情。

当晚回到家,他开始觉得憋气,胸部疼痛更厉害,甚至都不能躺下,一晚上几乎都是坐着。胸骨后火辣辣的,就像是严重上火的嗓子疼。

小孙仍然不知道。
到了6月28日周五,他带着岳父到北京胸科医院看肺病,然后他自己又挂了一个骨科的号!
幸亏骨科的医生有经验,根据他的描述马上就意识到不对,让他到心脏中心去看看。小孙这才捂着胸口来到心脏中心。
在心脏中心,根据小孙的状态,马上要求他做心电图,超声。

心电图一出来,急性前壁心肌梗死!
这是他的超声,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,什么意思呢?就是他的心肌,已经不是一整块在收缩舒张,有那么几块位置,几乎不动!这说明那部分的心肌,已经休眠或者死亡!
心肌死亡,左室收缩功能肯定会减低!
这是他的心肌标志物。第一个指标,是标准值的将近300倍!
没的说,马上进导管室抢救!
造影显示,小孙的前降支,也就是著名的“寡妇制造者”,严重狭窄,而且还是近段,相当于长江上游,它的危害更大。这个位置狭窄,会导致大片的心肌缺血!
术中一个支架开通血管,而且因为心衰严重,置入IABP泵辅助支持。这个泵,帮助他的心脏工作,心脏每搏动一次,泵也跟着工作一次,就像我们骑车上坡,它在后面帮助推一把。这样能让垂死的心肌有个休养生息。
术后小孙被送入CCU重症监护。
这是小孙前天心电图和急诊抢救当天的对比,原来抬得高高的ST段已经回落,也就是心肌缺血已经解决。但是,心电图仍然是QS型,也就是心肌坏死的标志。他的射血分数也只有43%。按小孙的体型,至少应该60%。
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,小孙的心肌有大量的坏死!

小孙的血压已经正常,损伤的心肌有恢复的可能,但需要半年之后才见分晓。最好的情况,代偿有了,不心衰了。最悲观的情况,心衰加重。那时候就看射血分数,35以上,猝死风险就小一些,35以下,就非常危险了。
小孙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悲剧,而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医院上演。一想起他日夜守在楼道里的年轻妻子和两个孩子,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。常识,常识,还是常识!如果他们知道一点心梗,心绞痛的常识,这个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!

劳力诱发:一般在劳累情况下,比如走路、快步走、上天桥、上楼、饱餐等等情况下,它的疼痛会诱发,或是加重。
休息缓解:出现疼痛之后马上休息,过一会儿疼痛缓解。
硝甘缓解:“硝甘”就是硝酸甘油,有扩张心脏血管的作用。在疼痛发作过程中,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,疼痛若有所缓解,同样说明心绞痛的几率很大。
2分以上:疼痛要持续两分钟医生。如果是闪电样疼痛,那就肯定不是了。
39蜂疗网提醒所有人一定要牢牢记住这16个字,让自己和家人第一时间知道心绞痛,知道心肌缺血,第一时间采取措施,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!
联系我们: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
吴老师 138-1126-3153(微信同号)
宋老师 152-1078-2736(微信同号)
卓老师 152-0107-3223(微信同号)
论文投稿邮箱:120@39fengliao.com
网址: www.39fengliao.com www.39fengliao.org

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,面向蜂疗专家、蜂疗医院、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,提供传统中医学、针灸学、蜜蜂学、蜂疗学研究、技术、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。肩负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”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