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乳腺癌在临床上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期:
一期:肿瘤限于乳腺内,直径<3cm,与皮肤,胸肌,胸壁无粘连,无淋巴转移。
二期:肿瘤直径<5cm,活动有皮肤粘连,粘连面积大于肿瘤直径与胸壁,胸肌无粘连,同侧腋窝有1-2个活动的淋巴结,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。
三期:乳腺内侧淋巴结有转移,局部皮肤已有溃烂,皮肤桔皮样变,局部皮肤粘连>5 cm,肿瘤与胸肌粘连,或同侧锁骨上、下及腋窝可触及活动的肿大淋巴结。
四期:肿瘤已扩散到整个乳房及其周围组织,皮肤出现卫星结节,对侧腋窝淋巴结或乳房受累,或有肺、胸膜,肋骨等扩散转移。
乳腺癌在中医学认为病因由外感六淫毒邪,内伤正气饮食不洁,过食肥甘,蕴结脾胃,也有的为情志不畅,肝郁气滞,久郁化火,气滞血瘀,内分泌失调(冲任失调),肝肾阳虚,相火亢盛,刺激乳房而致癌变。
首先要了解乳房体的位置和结构,乳房体在胸前2-6肋间,乳头属厥阴肝经,乳房属阳明胃经,冲任脉系示于肾。
对1-2期乳腺癌患者,术后采用蜂毒疗法,可以将术后肉眼看不到的残存癌细胞,在体内淋巴道和血行中吞噬癌细胞,以达到抑制癌细胞,防止转移和扩散的目的,并提高人体的免疫抗体,提高血细胞的正常生殖。如果病变到3~4期时,不宜手术,不适宜放、化疗的乳腺癌患者,除选适合有效的中药外,采用蜂毒疗法,是最有效的疗法。蜂毒可在淋巴道和血液中直接杀死癌细胞,调整内分泌紊乱,可以抑制肿瘤的扩散和肿胀,采用大蜂量可使肿瘤缩小,和逐步的消失。
乳腺癌采用口服中药、外蜇蜂疗、外敷蜂毒蜡疗相互配合,综合治疗,是非常有效的。颈、乳、腋淋巴示意图,是最好的参照图,明确淋巴转移位置后,应在肿大的淋巴结上,直接用蜂蜇刺,并在肿大淋巴结的上、下、左、右,也用蜂蜇刺,这样可以防癌细胞的继续扩散转移。对治愈和抑制乳腺癌的成功与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
乳腺癌蜂疗蜇刺穴位是:肩井、俞府、库房、紫宫、气户、屋翳、膻中、乳根、乳中、玉堂、中庭、鸠尾、曲池、气海、关元、冲门、水道、归来、天宗、肩贞、膈俞、膈关、少泽、命门、阴陵泉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。
联系我们: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
吴老师 138-1126-3153(微信同号)
宋老师 152-1078-2736(微信同号)
卓老师 152-0107-3223(微信同号)
论文投稿邮箱:120@39fengliao.com
网址: www.39fengliao.com www.39fengliao.org


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,面向蜂疗专家、蜂疗医院、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,提供传统中医学、针灸学、蜜蜂学、蜂疗学研究、技术、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。肩负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”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!